微信小程序自今年2月9日正式上线起,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中从众星捧月到关注度急剧下降,从起初的“App终结者”的威胁论,再到如今“小程序已死”的唱衰说辞,社会舆论可谓“冰火两重天”。
“虚火”只在媒体圈
事实上,与其说小程序遇冷,不如说之前的火热不过是“虚火”一场,正如一位业内人士说的那样——小程序真正火暴其实主要是在媒体圈。
本人也深有感触,即在小程序上线的当夜凌晨,朋友圈便被各家媒体人的评论刷屏,而询问身边的普通微信用户,真正知晓小程序的却并不多,使用过小程序的用户则更少。
据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超过七成微信小程序用户添加小程序个数在10个以内。64.7%的微信小程序用户在体验小程序后,选择回归到原有的手机App中,继续支持小程序的用户占比仅为11.5%。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小程序推出初期,确实有许多用户对小程序抱着颇高的期待和热情,比如,小程序一经上线便涌现出许多相关微信交流群,甚至有微信群需要交纳入群费方可进入。然而,如今绝大多数微信群已经“鸦雀无声”。
小程序的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用户的心理预期,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功能和流量入口的限制成为大家的“吐槽点”。
对于流量入口,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目前微信小程序开放的入口只有5种,分别是线下扫码、微信搜索、公众号关联、好友推荐、历史记录。
近日微信小程序推出“模糊搜索”功能,相较于刚刚上线时候的“精准搜索”,小程序不需要再像过去那样需要输入完整小程序的名称才能搜到,因此用户体验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流量入口的限制依然让许多开发者感到非常失望,开放的这5种流量入口并不能对开发者产生太大的吸引力。
在技术方面,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小程序当前的技术并不能够支持一些复杂功能,比如直播、游戏等。但对于事实是否如此,小程序腾讯官方案例开发团队成员、格悦科技技术总监李珣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小程序以现有的程序能力其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直播和游戏,但是主要受限于Appstore、政策等原因,导致审核不能通过。这种情况可能是暂时的,未来微信也可能和Appstore达成某种协议。
进是“炮灰”,退是“纯炮灰”
在当前有限的开放条件之下,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用小程序来呈现,小程序自身的定位一直也非常明确,那就是“线下场景”,正如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也曾说过,小程序最大的入口就是线下场景化的运用。
小程序腾讯官方案例开发团队成员王冲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目前看来,除了火车站、餐厅这些比较明确的线下应用场景之外,并没有看到其他比较好的点。
在经历一轮尝鲜之后,有的企业选择退出,也有企业选择坚守。
“逻辑思维”选择退出小程序,如今再搜索其知识服务产品“得到plus”的时候,搜索页面已经显示“未搜索到相关小程序”。据了解,“得到plus”已于1月13日暂停运行。逻辑思维的官方说法是,本想通过“得到plus”小程序,做一个轻量级的应用产品,但发现过程中技术难题无法攻克,加上开发资源有限,因此不再投入精力开发小程序。
“今日头条”在1月15日暂停了其小程序产品“今日头条lite”,近日发现该小程序已重新上线,但是最新版本仍然只有“推荐”和“视频”两个选项,无法进行搜索,功能依旧比较有限。
而“去哪儿”在小程序探索尝试方面则显得比较积极,据了解,“去哪儿”作为第一批小程序内测成员,在刚收到内测邀请的时候,便立即抽调了一整个业务线的开发人员,将小程序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开发。
本人尝试在小程序中搜索关键词“去哪儿”,页面随即出现“去哪儿酒店”、“去哪儿机票火车票”、“去哪儿网超级巴士”等8个不同业务模块的小程序。王冲表示,“去哪儿”本身是一个聚合类的网站,但是直接将整个去哪儿网“搬”到小程序中其实并不适合,因此将原本的产品分成不同的模块分别上线,这其实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企业在小程序方面的热情似乎超过预期,中软国际解放号高级资源经理李文卿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透露,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仅仅在中软国际解放号方面,达成的小程序应用开发项目的总金额已经超过100万元,每单小程序应用开发项目的价格区间则在10万至40万元不等。
李文卿也相信,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继续开发小程序,小程序本身开发的成本较低,开发周期也较短。对比App应用的开发情况,小程序的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几乎均为App所需的一半。
我还从几位正在打算开发小程序产品的企业管理者方面了解到,现目前对他们而言,“小程序究竟是什么?小程序支持哪些功能开发?产品服务是否用小程序来做?应该怎么做?”是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小程序,企业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但当看到总有企业前赴后继尝试小程序时,不禁疑问,小程序为企业带来的业务拓展情况究竟如何?王冲向记者坦言,事实上,目前小程序并没有为企业带来明显的业务拓展效果。
而这也道出了另外一个事实,目前还没有哪一家公司在小程序方面探索出了成功的商业模式。王冲说道,他所接触过的许多投资机构对小程序都非常敏感,一方面源于“资本寒冬”下投资机构没有钱,另一方面则是小程序的前景不明朗,看不到明确的投资收益比,投资者也不清楚团队和项目是什么,并且还缺乏一个成功的案例来证明小程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
当下小程序所面临的尴尬的投资困境,其实跟当年公众号刚推出来时候的情景相似,王冲说道,当年没有投资机构愿意投公众号,原因也恰恰在于投资机构看不清公众号的前景究竟如何。
尽管如此,王冲依然建议,有想法的人应该尽早进入这个市场,尽早“占坑”,哪怕是当“炮灰”,因为早当“炮灰”可能还有一丝机会,晚当“炮灰”可能就是“纯炮灰”了。换言之,尽早进入抢占先机,总归还有试错、调整的机会。
如何避免盲目地当“炮灰”?王冲认为,大家需要首先明确的一点,小程序目前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如果采取一种投机心理去做小程序,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其次,一定要少花钱,更不要投放硬广,最主要是先“占坑”,先观望别人花钱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然后自己再选择如何花钱。
轻应用开启移动互联下半场?
小程序本身属于腾讯在轻应用上的一次尝试,而轻应用也被看做是打开移动互联时代下半场大门的钥匙,除了腾讯微信小程序的尝试之外,苹果Apple、谷歌、百度等公司都对轻应用垂涎久已,前赴后继进行着不同的探索,然而至今并没有一家公司真正打造出一款能够让移动互联时代下半场提前到来的轻应用。
我们还了解到,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曾致力推广基于Safari浏览器的Web2.0和Ajax网页应用,因为他相信这才是开发者和用户需要的东西,而最后Appstore从中胜出。
谷歌去年曾推出一款名叫“Instant App”的轻应用产品,即用户在无需安装相应APP的情况下,也能够体验到该APP的具体功能。早在2013年的时候,谷歌也曾在游览器Chrome上进行过轻应用的尝试。
百度在2013年的时候推出一款名字叫“轻应用”的产品,无需下载、即搜即用。
除此之外,还有消息称,支付宝也将推出属于自己的“小程序”,目前产品还在“打磨”当中,具体上线时间还未确定。
王冲指出,这些产品的思路、需求和痛点都是相似的。
小程序作为一款承载腾讯战略意义、而非战术意义的产品,“腾讯是不会轻易放弃小程序的。”王冲表示,在手机逐渐变成易耗品的时代下,用户对像小程序这样的轻应用的需求并非伪需求。在未来5年至10年的时间里,大家会以不同的形式去探索轻应用,谁能率先尝试成功,谁就能领先移动互联的下半场。